市卫健委、市发改委等五部门日前共同发布《2023年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作计划》。根据规划,22家市属三级医院年内将实现通过基层预约转诊平台向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放转诊号源;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力争达到4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保持在85%以上。
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室建设,本市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周边居民需求设置内科、外科、儿科、老年科、康复科、精神科等科室,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设住院病房并设置床位,鼓励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外科服务能力,按照相关诊疗规范开展常规手术。
本市将通过引进儿科人才、加强儿科医师转岗培训、推进儿科专业医师多机构执业等方式,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儿科服务供给。本市将拓宽基层专病特色科室建设范围,在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和骨质疏松症7个专病基础上,制定儿科、口腔、中医等专病特色科室建设标准,年内完成不少于50个专病特色科室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康复医学科(康复区),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设置和增加康复医疗服务床位。
本市将扩大老年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服务供给,推进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口关系,做好日常诊疗、健康监测、转诊等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上门巡诊和家庭病床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将医疗护理服务由医疗机构延伸至居家。
有关部门将制定医联体转诊规范和转诊标准,规范转诊行为,实现22家市属三级医院通过基层预约转诊平台向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放转诊号源。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此外,本市还将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医保引导机制,在部分紧密型医联体试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门诊按人头付费,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继续落实签约患者和转诊患者差别化医保报销政策。(记者 孙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