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三明医改在持续深化
    发布时间:2024-07-24 14:47:39      来源:健康报       点击:

      12年前,三明医改启动。12年后的今天,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各地因地制宜学习三明医改经验,推进深化医改,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一路走来,《健康报》一直是三明医改的见证者、记录者、宣传者。近日,本报记者再赴福建省三明市和全国多地采访,深度观察三明医改的新进展、新思考,以及各地创造性地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不断扩大医改成效的新成效、新进程。
      首席记者 姚常房 本报记者 刘嵌玥 特约记者 董小杰 李雅
      5月27日傍晚6时许,记者乘坐的航班落地三明沙县机场。透过舷窗,记者第一次看到三明:目之所及全是绿色,团团云彩低浮在空中,雾气缭绕在远处的山间。来三明前,早听说“三明已进入治未病、大健康阶段”,现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明星们”都在忙什么
      “慢病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复诊服务”三块显眼的绿色牌子挂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疾病管理中心入口处,服务台前围了一圈患者。记者虽然没有看见医务人员的面容,但听到的声音很清晰:“按时吃药,记不住的话定个闹钟。”
      今年5月,沙县区总医院疾病管理中心满周岁了。2023年5月,该院通过“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医院疾病管理中心”初期验收,成为全省首个通过验收的县级医院,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名健康管理医师和疾病管理师在此完成培训并通过结业考试,可以提供预约、导诊、疾病管理、慢性病随访等“一站式”服务。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市考察调研。在沙县区总医院的一楼大厅,沙县区总医院党委书记万小英向总书记介绍了三明医改的情况,也有了与总书记“同框”的珍贵时刻。
      “如今,一名慢性病患者能够得到专科医师、社区全科医师和疾病管理师三方的不同服务,覆盖诊疗、随访、药物续方、指标检测、生活方式指导及管理效果评价等各个方面。”万小英向记者介绍着,笑容里充满自豪。
      “全民健康管理”是万小英和医院正在努力的方向。瞄准全民健康管理这个方向的,不仅仅是沙县区总医院一家,三明已全员出击。
      5月28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坐落于闽江支流金溪河畔的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碧水蓝天间是绵延的绿色林荫。1997年4月11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常口村调研,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在如画风景中,该村升腾着幸福生活的烟火气。
      将乐县总医院高唐分院常口村卫生所,村医高发旺刚要把白大褂收起来去开会,就被刘大爷拦住了。
      “这两天有点头晕。”刘大爷说。“又没管住嘴,是不是喝多了。”高发旺判断道。
      高发旺对村里每一名村民的身体状况都了如指掌:刘大爷平常最爱喝两杯,一天最少四两白酒。一番检查后,高发旺给刘大爷开了药。
      “有什么,都不如有个好身体。高医生把我们照顾得很好。”刘大爷的切身体会,代表了常口村村民们的心声。高发旺坦言,自己的底气是三明医改带来的。2016年以前,卫生所连电脑都没有;2016年以后,改革红利逐渐延伸进来。将乐县按照“三医联动”改革路径,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在全县11家乡镇卫生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3家村卫生所(室)设立健康教育指导分中心,将健康触角延伸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让村民的健康问题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妥善解决。
      当前,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朱道斌的工作内容正在进行转换,从原来单纯主抓治疗为主的传统医院管理,逐渐过渡到现今预防、治疗、健康管理并重的新阶段。除了管好常见慢性病,该院以项目为抓手,把一些资源消耗率较高的慢性病纳入重点管理,如二次心肌梗死、二次中风、肿瘤等,争取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健康产出。“对我们而言,健康管理的核心动力源是医保打包付费,要千方百计让人们少生病、晚生病。”朱道斌说。
      三明还在建设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体系,希望能实现“防、筛、诊、治、管、康”一体化精准诊疗与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对肿瘤、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老年疾病等6种慢性病的共同治疗和管理。
     “开门搞改革”
      三明在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能力上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客观差距,这成为三明医改蹚进“深水区”后无法绕开的掣肘因素。三明医改的精髓之一,就是善用他山之石,也就是主动借鉴其他地方已有的成功经验,“开门搞改革”,以实现自身改革的精进和高效。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合作共建和沪明(上海市和三明市)对口合作等众多外力支持下,三明正加快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闽西北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为全面推进全民健康管理和服务提供强大支撑。
      三明市第一医院生态新城院区门诊楼三层设有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中心。记者采访时,该中心运行刚一个月。今年2月27日,三明市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联合举行了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中心揭牌仪式。4月,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中心开诊,瑞金医院与三明市第一医院交接首批专病诊疗技术平移手册。
      7月16日,来自三明市第一医院的9名医护人员抵达瑞金医院。作为瑞金—三明技术平移首批培训学员,他们将在瑞金医院接受为期3~6个月的专项培训,掌握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腔镜甲状腺手术、改良洗胃技术等11项医疗和护理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表示,不同于先前的托管、移植等模式,瑞金医院会制定一系列临床诊疗、医疗管理的规范与共识,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技术同质化平移。“并非传统的教科书式教学,而是用瑞金医院已实践成熟的规范、以大模型为引领开发的软件,帮助基层医生提高学习效率。”宁光说。
      “肿瘤早防的前提是清楚每个地区的肿瘤分布特征。”三明市第一医院生态新城分院院长孙英明表示,该院正借力上海经验和资源,针对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建档,开展风险评估及筛查,争取早日实现癌症肿瘤的早防早治。
      “开门搞改革”是三明医改一个比较明显的标签。三明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显葆说,这些年,“朋友明显多了”。“很多同行已经来过三明好几次,很多成了老友。大家开门见山,无所不谈,都在谋划本地区的医改事业。从这些交谈中,三明也获得很多启发。”周显葆说。
      在三明期间,三明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王盛雄再三嘱咐记者:“请帮我们发现问题,多提建议。”不仅如此,他还会时不时地“自我揭短”。“当前,三明的医疗服务能力跟医改名气还不匹配,与人们的期待还有差距。”他说,三明清醒地认识到,医疗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服务能力、服务方式方法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医疗信息化是支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是三明的信息化建设滞后,但也正在慢慢赶上来。
     正视“成长的烦恼”
      改革十几年来,三明啃过最难啃的硬骨头,走过最难走的路。对三明而言,“成长的烦恼”还在不断出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周显葆是三明改革的见证者、亲历者和推进者。他说,医改工作,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三明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也会一如既往啃下更多硬骨头。
      与改革初期相比,三明今天面临的形势和难题、困难和阻力都更加复杂。比如,三明市是老工业城市,年轻人口近年来流失严重,职工医保赡养比在福建全省都是倒数,这是医保基金面临的现实压力。同时,人才问题也是三明面临的一大痛点,尤其是缺少高水平的医疗人才。
      三明还有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体制机制转换如何适应新形势,保持改革领先的问题。改革到现在,需要大破大立改革的空间越来越小。王盛雄说,国家和福建省都希望三明能有新突破,人民群众也有更高的健康需求,而三明依然存在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尚未形成,人才、信息化均存在短板,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改革,服务发展,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赢得更多时间和空间。”
      将健康中国建设与深化医改有机结合,这是一篇大文章。三明正在全民健康管理的道路上探索,将健康服务由后端的医疗向前端的预防延伸,推进慢性病一体化管理,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把预防为主的方针融入医改各项工作中去,努力让人民群众不得病、少生病、早干预,实现“花钱不多,成效明显”的实际效果,三明要走的路还很长。
      此外,在三明医改经验的进一步推广上,三明也有“烦恼”。一位医院院长说:“最多的一天接待了十几拨来访者,虽然很卖力地讲,但是大家学习效果好像不是很明显。”近年来,来三明参观学习的人一直络绎不绝,无论是卫生健康部门还是医保、药监、医疗机构等的不少管理者都要拿出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负责接待等工作。
      王盛雄说,三明医改经验如何在更高层面推广、如何更有效地推广也是下一步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事情,“期待能有更好的推广模式和方法”。
      众人拾柴火焰高。采访中,记者从国家有关部门了解到,国家将继续支持指导三明市加大探索创新力度,融合其他典型地市的好做法好经验,继续为全国深化医改蹚路子、作示范。一是进一步深化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人事薪酬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二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绩效为导向,通过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临床重点专科等建设,提升综合诊疗能力与水平,降低患者外转率。三是指导三明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区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强化信息化对医改的赋能。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3号院7号楼三层F3-6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