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发布,在推动我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呼吸科教授李风森介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发布后的这20年来,该院的用药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医务人员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微生物检测技术日益精进,多学科协作机制逐步健全,耐药性威胁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到保障临床需求与遏制耐药性增长之间的平衡?如何让合理用药制度落地落实?该院一直在用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的手段去探索。尤其是近年来,集采政策的实施给该院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该院药学部主任赵生俊看来,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既要遵循医学实践规律,又要积极适应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
引导医务人员优先使用集采药
集采所需完成的任务量与临床实际使用量或许不一致,但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兼顾。据李风森介绍,在临床实践中,抗菌药物的疗效受到疾病特征、个体差异、用法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该院致力于通过科学化抗菌药物管理,满足患者多样化的抗菌药物使用需求。引入集采药品可为医务人员用药提供更多选择,提升药品可及性。该院在集采报量时尽可能结合临床实际,在执行集采任务时尊重临床实际需求,并积极引导医务人员优先使用集采药品。
为落实集采政策,该院成立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实施细则。从2019年国家第一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以来,该院采购集采抗菌药物共计70个品规。针对医务人员对集采药品质量和疗效存在顾虑的问题,赵生俊认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随着药品集采常态化,医务人员对集采政策会有更多的了解,对集采药品会越来越有信心。
定制度不仅为了完成指标任务
受疫情和收治疾病种类变化的影响,该院抗菌药物DDD值(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量值)为29~33.5,并在近两年呈下降趋势。该院药学部积极参与并主导了多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包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中成药处方点评管理规定、处方审核管理规定、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实施细则、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等,旨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
与抗菌药物打交道多年的李风森和赵生俊认为,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非仅是完成指标任务,而是确保每名医生都能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从而切实维护患者利益。为进一步规范用药行为,该院自2018年参加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下简称“国考”)以来,加强了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由药学部牵头,该院每年会结合“国考”指标与抗菌药物使用规范,与临床各科室负责人签责任状,重点监测DDD值、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微生物学送检率等核心指标。在执行过程中,该院以监测指标为引导,依据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结果持续改进。对未能完成专项考核目标的科室,该院会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采取调整目标值或实施行政干预等措施,并强化处方审核的事前干预作用。
以信息化管理为支撑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药事管理的核心包括分级授权、处方医嘱辅助决策等。据李风森介绍,该院每年度开展的用药权限培训与重新授权工作已成为常态。将权限管理、专家会诊流程等规则嵌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失误与漏洞。医生在开具处方时,系统将自动根据其权限范围进行限制,从而确保用药行为符合规范。
在处方开具阶段,该院针对预防与治疗两大用途分别设置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信息化管理路径。以预防用药为例,系统会根据手术类型(如Ⅰ类切口、Ⅱ类切口等)智能推荐适用的抗菌药物。例如,在骨科内固定手术中,系统会列出头孢菌素等推荐药物。医生仅需勾选合适选项,便可一定限度避免用药差错。在治疗用药方面,系统会要求医生提供详细的微生物学检测结果,还关注送检样本的类型(如血液、痰液等),以确保治疗用药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