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疆航空医疗救援基地完成首例紧急航空医疗转运与救治任务。此次救援行动由该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航空救援分中心、新疆通航公司通力协作完成,标志着北疆地区航空医疗救援体系进入实质化运行阶段。
当日18时,该基地接到第七师医院发来的紧急求助:一名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伴严重意识障碍、已超过溶栓时间窗的老年患者急需转运至具备神经介入取栓能力的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取栓治疗。基地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协调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并派遣2名专业航空医护人员携带设备登机。直升机顺利降落至第七师医院起降点。
经双方医护人员快速评估与交接后,患者及其家属登机。空中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通过机载通讯系统实时向医院传输病情数据。经过30分钟飞行,患者安全抵达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
此时,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提前启动卒中救治预案,急诊科、神经内外科等的专家团队就位。患者抵达后,迅速完善CT灌注成像等检查。经评估,患者血管内治疗指征明确,随即启动介入再通流程。麻醉科及介入科人员迅速就位,为患者在全麻下实施支架取栓术及颅内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手术顺利完成,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已转入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基地已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第十师、第四师、第五师、第七师医院签约,正通过“签约—建设—运营”三步走策略,逐步构建覆盖北疆全域的“空中急救圈”。
“兵团北疆航空医疗救援体系采用的‘长短互补’模式(直升机短距急运,固定翼飞机长距调派),正在将救援半径进一步延伸。”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维山表示,将继续推进签约工作,构建覆盖北疆全域的“1小时空中急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