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提高居民健康素养需提档加速
    发布时间:2024-03-11 09:28:12      来源:健康报       点击: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精准性不够等短板,建议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改进健康素养水平评价方式等举措,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提档加速。
      十年增长近20个百分点
      “从2012年起,我国用自行研发的‘全国抽样﹢入户问卷调查’方法,在世界各国中率先对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开展连续的年度监测和发布。结果显示,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8.80%,2022年上升至27.78%,十年增长近20个百分点。”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既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前提,也是文明中国的重要标志,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故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在当前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郭玉芬对此深有感触。她表示,首先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尽管在逐年上升,但从整体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存在较大的地区和人群差异。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的居民,老年人以及受教育水平较低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且提升缓慢。
      其次,提升健康素养水平有关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不够。针对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居民,老年人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群体的资源倾斜和保障不足。
      根本在于多部门联动
      在临床工作中,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院长张丽丽发现,前来就诊的小胖墩越来越多,仔细一问,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体育锻炼。
      “很多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只是去一趟厕所,基本没有其他活动,课后也是以学习为主。解决这一问题,仅仅靠医务人员做健康宣教是远远不够的。”张丽丽建议,由教育部门牵头,开发大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做到有计划、教材、课时和师资,将学生健康素养监测结果纳入学校考核评价体系。围绕肥胖、近视、网络成瘾等现象,实施综合干预治理。“更重要的是,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在校每天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这一点一定要落实到位。”张丽丽说。
      以上3位政协委员均表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多部门协调联动是根本,建议发展改革、教育、科技、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深度参与、全面合作。比如,财政部门设立全民健康素养促进专项资金,提升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能力,建设健康教育基地等。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3号院7号楼三层F3-6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