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是生物医学出身的,没想到现在成了中医药的‘代言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林尧的故事充满了“跨界”色彩。
虽是生物医学出身,但林尧在肿瘤康复研究的漫漫征途中,敏锐地察觉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与巨大潜力。“尤其是在消化道肿瘤预防领域,西药预防性药物的匮乏与中医药丰富经验积累形成鲜明对比,也促使我坚定地踏上中西医结合的研究道路。”林尧表示,在不断探索中,他深入挖掘中医药在预防胃癌等疾病方面的优势,通过与临床医生紧密合作、广泛研读文献以及积极与同行交流,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和成功案例,也让他对中医药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福建中医药大学有其附属医院,可以为科研提供临床研究支持,这点吸引了我。”2021年4月,林尧加入福建中医药大学。同年12月,学校成立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整合校内科研资源,提供开放共享的实验支持和服务体系。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现代医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多学科融合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是新形势下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和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关键。”去年林尧带到北京的建议,与他的求学背景“融汇中西”相契合。这份建议的背后,是他为多学科融合的中医药研究付出的诸多努力。
“目前我们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中药复方在肿瘤治疗和康复方面的应用;二是运动功法防治慢病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林尧表示,以更加审慎的态度投身科研,促进学科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将是他的最终目标。
2024年,福建中医药大学闽港澳台中医药传承创新合作实验室成立,林尧成为该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推动者。从实验室的筹备到规划,他都亲力亲为,期望借助这个平台,汇聚闽港澳台专家的智慧,共同攻克中医药科研难题,同时将中医药文化经港澳推向世界。
“推进闽港澳台中医药传承创新,平台打造是基础。”林尧表示,闽港澳台地区因地理位置相近、文化基础相似,都拥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基础,且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民间交流日益频繁。他认为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闽港澳台地区的中医药合作大平台,以此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协同发展为抓手,加快推动闽港澳台中医药的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希望一方面可以鼓励闽港澳台地区在中医药种植、加工、贸易等产业链环节开展多方合作,形成中医药科技创新强大合力,另一方面可以支持闽港澳台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活动,重点宣传闽港澳台地区同根同源的中医药文化,促进闽港澳台地区中医药融合发展。”林尧说。
持续为中医药振兴建言献策,用实际行动将国粹发扬光大,更好造福人民,既是他的本职工作,更是履职使命。今年,他将目光聚焦在闽港澳台中医药合作的深化上,希望立足闽港澳台共同关注的中医药领域,共同构建交流合作平台,做好“融合”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