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健康科普
    产褥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发布时间:2025-07-08 09:31:16      来源:大河健康网       点击:

    产褥期是女性分娩后身体恢复的关键时期,产褥期感染可能影响产妇健康,因此做好预防与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产褥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在预防方面,个人卫生管理是基础且关键的环节。产妇应保持外阴清洁,每日使用干净温水冲洗外阴,冲洗时从前向后,避免污染阴道和尿道。要勤换卫生用品,使用质量合格、透气的产妇卫生巾,并且及时更换,一般每2~3小时更换一次,若恶露量较多,更换频率应适当增加。内裤也需选择棉质、宽松、透气的款式,每日更换并清洗,清洗时最好用手洗,使用温和的洗衣液,清洗后在阳光下充分暴晒,利用紫外线进行杀菌。

    居住环境对预防产褥期感染也有着重要影响。产妇居住的房间应保持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但要注意避免产妇直接对着风口,防止受凉。房间温度应保持在22℃~24 ℃,湿度控制在50%~60%,这样舒适的环境有助于产妇身体恢复,也不利于细菌滋生。同时,要保持房间清洁,定期对地面、家具等进行擦拭消毒。

    在饮食方面,产妇应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促进身体组织修复;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便秘导致腹压增加影响身体恢复。此外,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水,可选择白开水、鲜榨果汁等。同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影响身体恢复,还可能导致恶露排出不畅。

    在护理方面,产妇要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尤其要注意观察恶露的量、颜色、气味等。正常情况下,产后恶露会经历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和白色恶露三个阶段,且气味不臭。若发现恶露量突然增多,颜色鲜红且伴有异味,或者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要注意观察乳房情况。产后乳房通常不会出现红肿,仅会出现乳胀,也就是生理性涨奶。哺乳后,产妇可使用羊脂膏或乳汁涂抹乳头,有效预防乳头皲裂。乳房涨奶时,可采用温水敷或冷敷来缓解不适。

    在活动与休息方面,产妇应合理安排。顺产产妇一般在产后6~12小时即可下床轻微活动,如坐起、在床边走动等;剖宫产产妇在术后6小时麻醉作用消退后,可在床上进行简单活动,如翻身、活动下肢,术后12~24小时可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尝试下床活动。产妇在活动时需注意动作缓慢,避免牵拉伤口或引发疼痛。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休息时可采用侧卧位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恶露排出,减少感染风险。此外,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防止身体局部受压影响血液循环。

    产褥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涵盖个人卫生、居住环境、饮食、身体观察和活动休息等多个方面,产妇及其家属应重视这些细节,为产妇营造良好的恢复环境,助力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3号院7号楼三层F3-6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