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手家长来说,宝宝突然高烧不退时的焦虑,以及高烧刚退又冒出满身红疹的恐慌,往往让人手足无措。这种“先高烧、后出疹”的情况,大概率是幼儿急疹在“作祟”。作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幼儿急疹虽来势汹汹,但实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掌握它的“秘密”,就能帮家长从容应对。
幼儿急疹(婴儿玫瑰疹)是一种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引起的常见幼儿感染性疾病,它的“典型剧本”是通常从突然高烧开始。发病初期,宝宝体温会迅速攀升至39℃甚至40℃,且持续3~5天。此时家长可能会发现,宝宝虽然高烧,但精神状态相对较好,吃奶、玩耍基本不受太大影响,这与普通感冒或细菌感染时宝宝萎靡不振的状态有明显区别。部分宝宝可能会伴随轻微咳嗽、流涕、腹泻等症状,少数还会出现烦躁、哭闹或轻微呕吐,但整体症状较轻,这也是幼儿急疹容易被忽视或误判的原因之一。
高烧退后,幼儿急疹的“标志性戏份”就会登场——出疹。先出现在躯干(胸腹部、背部),随后扩散至颈部、四肢近端,最后波及面部和四肢远端。皮疹表现为淡红色斑点或丘疹,可融合成片,按压后颜色变浅,无痛痒感,一般持续1~3天自行消退。
那么,如何准确判断宝宝是否患上幼儿急疹呢?除了“高烧退后出疹”这一核心特征,年龄也是重要参考。幼儿急疹多发生在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身上,尤其是6~12个月的宝宝,由于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更容易感染致病病毒。
当宝宝出现疑似幼儿急疹的症状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密切监测体温,避免高烧引发惊厥。若宝宝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专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宝宝散热。虽然幼儿急疹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但需警惕以下情况:发热超过5天,或体温反复超过40℃。出现抽搐、频繁呕吐、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皮疹持续超过3天未消退,或伴有明显疼痛、渗液。
很多家长担心幼儿急疹会传染,其实在宝宝出疹前的高烧期,病毒传染性较强,此时应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出疹后,宝宝体内已产生抗体,传染性会大大降低,待疹子完全消退后,即可恢复正常的社交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保持充足睡眠、合理添加辅食、适当进行户外活动等,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降低宝宝感染病毒的概率。
幼儿急疹虽然会让宝宝经历“高烧”和“出疹”的双重考验,但它并非“洪水猛兽”,反而像是宝宝免疫系统成长过程中的一次“练兵”。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只要掌握正确的判断方法和应对要点,耐心陪伴宝宝度过病程,就能帮助宝宝顺利康复,让这场“高烧退后出疹”的小插曲,成为育儿路上一次难忘的成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