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健康科普
    旺堆:起居有常 怡情养生
    发布时间:2023-06-08 09:56:4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

    行医从教六十余载,作为藏医医生,旺堆兢兢业业,每天坚持临床工作10小时以上;作为教师,旺堆起早贪黑,几乎参与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作为科研者,旺堆书不离手,认真钻研藏医药相关的古籍文献。

    在如此忙碌的工作环境下,拥有三重身份的旺堆仍然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在他看来,当忙碌成为一种习惯,便是一种享受,对藏医药的钻研精神支撑着其传承藏医药的人生。

    起居有常寄情工作

    在旺堆漫长的工作生涯中,“坐不住”是他的常态。一到工作岗位,旺堆总是希望每个环节都参与其中,常常将自己的日程排得很满,以至于每天只有3~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在常人看来,他每天出诊、教学、阅读、研究,工作量巨大,节奏也非常紧凑,但这并不会让旺堆觉得精神萎靡;相反,他的身体早已适应了这种忙碌的常态。

    《黄帝内经》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忙碌而不过劳,这种身心和谐状态需要稳定的习惯做支撑。“尽管旺堆教授休息时间很短,但是他的睡眠质量很高,通过短时间的休息便可迅速恢复到精力充沛的状态。”作为旺堆带领的第一批本科生,西藏藏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米玛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忙碌的节奏正符合他自身的生活规律。”

    除了生活上有规律、有固定节奏,旺堆在饮食上也有自己的讲究。《尚书》有云:“食哉惟时。”在旺堆看来,按照固定的时间,有规律地进食,可以保证脾胃功能正常发挥,使食物在体内有条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并输布全身,以维持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机能。因此,不论工作多忙,旺堆总要保持三餐规律,定时定量地进食。

    同时,由于保有藏族的饮食习惯,他一天至少有一顿要吃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并搭配适量的牛羊肉和酥油茶。“旺堆教授的饮食习惯比较固定,对新出现的食物并不感兴趣,基本上不吃外面的东西,更多地还是按照小时候的习惯饮食。”师从旺堆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次仁说。

    精神内守形神兼养

    旺堆热爱看书和写作,白天处理完工作上的日常事务后,便会拿起手边的古籍文献阅读,形成了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旺堆看来,人生在世要有信仰和追求,要多用脑思考,对世人的贡献越多,活着的意义才越大。因此,他笔耕不辍,将自己宝贵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成书,供更多藏医药专业人才学习借鉴。

    “旺堆教授的床边摆满了一摞摞的书籍文献,睡前也常会拿上一本书仔细研读。”次仁回忆,“这种对藏医药研究如痴如醉的境界真的令我钦佩。”在旺堆眼中,阅读这些藏医药典籍,仿佛是在精神上与古代大医进行对话,这样一次次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会让他的心境变得旷达,进一步激起他对学术的热情与激情,以开启下一阶段的学术研究。

    《黄帝内经》有云:“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旺堆看来,养生最重要的是休养精神,其次才是保养身体。神气清朗,心念平和,自然全身安宁,这是养生的根本道理,也是防病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对藏医药文化的热情使旺堆在研究文献的过程中获得了充实感和成就感,所以他很少有精神内耗,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专心搞学术、做临床、带学生。旺堆认为,学习可以使头脑清醒,处在不断思考之中,也能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更好地为藏医药的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形体是人体生命存在的基础,有了形体,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能产生精神活动。对旺堆而言,适度的运动也能起到调养身心的作用。在工作当中,他常常为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走遍学校的各个角落;工作之余,也会在茶余饭后散步消食,以消除身体的疲惫感。

    脚踏实地干实事,心存仁义行善举。旺堆以其刻苦钻研的内在精神境界,做到了心无旁骛,淡泊名利,从而安于自己的一方净土,真正做到了精神内守,怡情养生。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3号院7号楼三层F3-6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