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9届亚洲肿瘤消融大会(ACTA)、第4届亚太影像引导下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第22届中国肿瘤消融大会在广州召开。ACTA是亚洲肿瘤消融专家的年度论坛,为肿瘤消融治疗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分享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肿瘤消融在实体肿瘤(如肝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治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给许多患者带去了曙光。在本届亚洲肿瘤消融大会上,亚洲肿瘤消融治疗学会共同主席暨第22届中国肿瘤消融大会主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吴沛宏教授报告了由亚太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学科专家编写的“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2023广州共识”,受到与会专家的普遍关注与认可。
□本报记者 王建影 通讯员 安超
吴沛宏教授在指导手术 安超供图
建设性治疗策略强调患者保护
“肿瘤的建设性治疗模式与策略,就是在有效灭活肿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在治疗策略上应尽量首选无创或微创治疗,联合其他综合治疗,减少或避免大创、巨创或过度治疗。在肝癌临床治疗中,这种理念尤其必要。”
——吴沛宏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世界新发肝癌90万例,中国占45.3%;83万名肝癌患者死亡,中国占47.1%。伴随影像学技术、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的蓬勃发展,肝癌诊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当前,针对肝癌诊断、分期及治疗,已有多项国际指南。这些指南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医生开展肝癌诊疗工作。
吴沛宏教授在国际上最先提出并践行肿瘤的建设性治疗模式与策略,即在有效灭活肿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在治疗策略上应首选无创或微创治疗,联合综合治疗,尽量减少或避免大创、巨创或过度治疗。“广州共识”正是肿瘤建设性治疗模式与策略的充分体现。吴沛宏教授介绍,在多年临床实践基础上,结合介入放射学特点,根据肝癌生物学、病理学及影像学特点,他最终总结并提出了肝癌的建设性治疗模式与策略。
小肝癌诊断敏感性有待提高
“在当前的肝癌诊疗指南中,并没有统一的影像诊断标准。实际上,对于肝癌的微小转移或多中心病灶,特别是5毫米以下的微小病灶,常规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都难以发现。这不但会影响肝癌的精准分期,还会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及患者预后。”
——吴沛宏
“广州共识”在肝癌分期诊断、肿瘤生物特征评估、肝癌综合性治疗(局部和区域微创介入治疗和全身系统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监测等方面都有重要体现。其中,分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吴沛宏教授指出,明确诊断是精准治疗的基础,对于小肝癌和微小肝癌尤其如此。提高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对于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疗效并预防复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报告中,吴沛宏教授再次提出应用动脉-门静脉造影、肝动脉造影CT联合碘化油CT(Lip-CT)作为肝癌分期标准的重要影像诊断方法。该方法可提高微小肝癌的检出率,有利于肝癌精准分期和治疗。多发、多中心、微小肝癌是肝癌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据悉,该研究结果已收录于国内微创介入专著《螺旋CT诊断学》《肝癌微创与多学科综合治疗》,2020年被列入《中国抗癌协会原发性肝癌患者指南》。该技术相关成果已分别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并逐渐被同行认可和接受。
“合力”模式让微创介入治疗更显效
“肝癌的形成大多要经历‘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漫长发展过程,且具有富血供、多中心起源等特点,早期即可侵犯门静脉小分支并发生肝内转移。因此,肝癌在发生初期即为一种局部、器官水平和全身性的疾病,单纯的局部治疗(包括外科切除、消融、立体定向放疗等)均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吴沛宏
目前,国内外的绝大多数肝癌诊疗指南,对于早期肝癌的一线治疗,都同时推荐手术、肝移植、介入消融治疗。然而,这三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案,却给医生、患者在治疗方法选择上造成极大的困惑。
吴沛宏教授在此前出版的专题著作《肝癌微创与多学科综合》中就已经提出,对位于消融安全区的早期或小肝癌应首选介入微创治疗,经评估后如果不适合介入微创治疗,再考虑外科手术切除或其他大创或巨创治疗。对于位于消融安全区的3~5厘米肝癌,介入消融不需要患者住院或仅需留观一天。医生将消融电极针精准置于肿瘤内,仅需6~10分钟,即可将肿瘤组织完全灭活。灭活的肿瘤组织不必取出体外,在体内可变为“肿瘤疫苗”,进一步激活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系统,杀灭残留癌细胞,具有防止复发的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杀癌不见血,灭癌不伤元气”。
吴沛宏教授同时也指出,微创介入治疗肿瘤不能“单打独斗”,应采取综合治疗“合力”模式,即局部治疗(消融)与器官水平治疗(肝肿瘤动脉栓塞术和肝动脉化疗灌注术)、系统水平全身治疗(靶向、生物免疫)有机结合。在充分去除肿瘤负荷或最大程度灭活肿瘤的前提下,联合应用生物免疫治疗,可预防或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明显提高治愈率。
据悉,吴沛宏教授团队的“肝动脉化疗灌注术联合阿帕替尼及卡瑞利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癌的Ⅱ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为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相关研究先后发表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
特殊肝癌应被“区别对待”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一种治疗方案适合所有患者。尤其是特殊类型(如浸润型)和特殊部位(如靠近风险部位)的肝癌,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临床医生务必‘区别对待’。”
——吴沛宏
浸润型肝癌一般是指肿瘤呈浸润性成长。肿瘤形状不规则,无明显的包膜,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浸润型肝癌的影像学表现、肿瘤生物学行为、预后,特别是治疗方法,均有别于结节型、团块型(即有假包膜)肝癌。然而,当前肝癌诊疗指南并未对浸润型肝癌进行单独分期,也没有推荐对应的治疗方案。
早在20年前,吴沛宏教授就在其专著《肝癌微创治疗与多学科综合治疗》中提出,应对浸润型肝癌进行分型和个体化治疗,并推荐将肝动脉灌注作为浸润型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案,而包膜型、富血供肝癌,首选药物栓塞治疗。2022年,浸润型肝癌的分型已被国际权威肝癌治疗指南认可。
对于靠近血管、胆道、胆囊、膈肌、胃肠等风险部位的肝癌,无论是热消融还是冷消融都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临床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更加安全的局部消融治疗方法。
吴沛宏教授带领团队于2012年在国内首次开展纳米刀(不可逆电穿孔)危险区肝消融的动物实验研究,验证了纳米刀对于危险部位肝癌消融的安全性。随后,吴沛宏教授和香港大学余俊豪教授团队开展了亚洲首例肝癌危险部位纳米刀消融治疗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2015年,吴沛宏教授和余俊豪教授共同主编了我国首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刀专著《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技术的应用原理与实践》。
编后
杀灭癌细胞不该是唯一治疗目标
用微创、无创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在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肿瘤复发,这应是所有临床肿瘤医生的共同追求,而不是仅仅追求对癌细胞的斩尽杀绝。
吴沛宏教授团队临床治疗及科研探索的初心就是要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理性化、人性化的建设性治疗方案选择,在启动治疗方案前科学评估筛选适宜患者,减少患者痛苦和盲目用药,同时也避免浪费。其牵头制定的“广州共识”是对当前国内外肝癌诊疗指南的有益补充,为肝癌的早期检查、影像诊断、细化肝癌分期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特别是为小肝癌或早期肝癌建立了统一的诊断治疗标准。
吴沛宏教授团队的研究为肝癌诊治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推进了肝癌微创介入综合诊疗的临床应用进程。团队在肝癌、微小肝癌的诊断、分期、分型,以及微创介入和生物免疫综合治疗及疗效等方面均达到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
如今,肿瘤建设性治疗模式和策略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患者认可并接受。正如吴沛宏教授所说:“推广建设性治疗模式和策略,改变传统的习惯思维,不但需要技术上精益求精,还需要我们广泛宣传和倡导,让更多人真正认识和了解,从而才能使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