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吃那么多糖,小心得上糖尿病。”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许多糖尿病患者闻“糖”色变,健康人群也开始担心平时吃糖过多会不会导致糖尿病。那么,吃糖真的会造成糖尿病吗?
吃糖与糖尿病的发生无直接关系
糖类作为三大营养素之一,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也是肌肉和大脑组织细胞活动的主要能源。人们日常饮食中的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及多糖。研究表明,无论哪一种糖类都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
正常情况下,进入人体的糖类会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被人体利用,可以立刻被分解产生能量,也可以合成糖原和脂肪储存起来。只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虽分泌充足,但人体利用胰岛素的能力下降,出现胰岛素抵抗时,才会出现糖尿病。故而健康人群日常饮食中正常摄入的糖类,并不会导致糖尿病。但若长期摄入糖分过多,则可能导致肥胖,并间接诱发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中医学中糖尿病可归属于“消渴病”“消瘅”等范畴。《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方》便对糖尿病的症状进行了描述:“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病也,特忌房劳。”《类经》中也根据症状表现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三消”:“若饮水多而小便多,名曰消渴;若饮食多,不甚渴,小便数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肾消。”
关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则可归结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失度等。
先天禀赋不足
在《黄帝内经》中有“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的论述。《医学纲目》一书在《消瘅门》一篇中亦云:“弱小以薄者,心脆,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肩背薄者肺脆,肺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胁骨弱者肝脆,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唇大而不坚者脉脆,脉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耳薄不坚者肾脆,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可见,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现代研究也发现,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没有家族史的人群。
饮食不节
除了先天因素,糖尿病的发生也与后天饮食不节有关。《类经·消瘅热中》中便有“凡治消瘅,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盖富贵者以肥甘为事,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气积成热,则转为消中消渴之病”的记载。在《古今医统大全》里亦有“消渴虽有数者之不同,其为病之肇端,则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鲜有也”的论述。可见,长期嗜食肥甘厚味,不仅导致肥胖,还使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最终罹患糖尿病。
现代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中显得尤其重要,具体包括现代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等。
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紧张、抑郁、焦虑、易怒等不良情绪也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医经原旨·五变》中提及:“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气血逆留,臗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指出情志失调会导致肝气上逆,郁于胸中,气血不通,疏泄失司,郁而化火,火热炽盛,上灼肺胃,下劫肾阴,可发为消渴。
现代研究也发现,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影响体内激素分泌,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产生,进而造成糖尿病。
劳欲过度
房室不节,劳欲过度,也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消脉证》认为:“消肾属肾,盛壮之时,不自谨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顾松园医镜》亦认为:“男子房劳伤肾,水亏火旺,而成消渴。”可见,劳欲过度,耗伤肾精,致使水不制火,虚火内生,水因火烈而益干,火因水竭益烈,终发为消渴。
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节制饮食
早在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消渴第一》中便云:“其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严氏济生方·消渴门》中亦认为:“大抵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防患痈疾,其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劳,三碱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愈。”可见,减少饮酒、节制饮食在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运动疗法
巢元方在《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消渴候》中提出了治疗糖尿病的导引法:“解衣惔卧伸腰,瞋少腹,五息止,引肾去消渴,利阴阳。解衣者,使无挂碍;惔卧者,无外想,使气易行;伸腰使肾无逼蹙;瞋者,大努使气满;小腹者,即摄腹牵气使上息;即为之引肾者,引水来咽喉润上部,去消渴枯槁病;利阴阳者,饶气力,此中数虚。”除了导引法外,巢元方还提出饭前散步也能帮助改善消渴,“导已,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现代研究亦认为运动疗法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