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药品伤害孩子,该进一步管管了
    发布时间:2024-12-30 10:41:51      来源:健康报       点击: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位14岁女孩因情感障碍问题服用了16粒在家门口零售药店购买的处方药普瑞巴林胶囊,被送进重症监护室(ICU)抢救。女孩的母亲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零售药店并没有要求女孩出示医生的处方,仅登记了她的姓名和手机号码等信息便卖给了她药品。

      该事件不仅让我们对零售药店的处方药销售管理产生疑问,也揭示了在处方药销售、监管、家庭教育之间依然存在诸多盲点。

      这一事件的焦点在于,这位14岁的女孩没有处方,却能够轻松地在零售药店买到处方药。普瑞巴林胶囊作为一种处方药,按理说,任何零售药店都应当要求购买者出示有效处方,否则其销售行为应当被视作违法。

      这一事件也从侧面证明,部分零售药店并未执行严格的处方药销售制度。比如,有些零售药店在销售处方药时,为了确保形式上的合规,往往借助互联网问诊的方式让在线的医生开出处方。然而,有过此经历的人都知道,该过程仅仅是消费者按照互联网医生的指示简单回答几个问题便可得到处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处方药的销售行为有些敷衍了事。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我国当前药品零售、药品监管、家庭关怀等。

      在药品零售方面,我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制度。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经营企业零售药品应当准确无误,并正确说明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调配处方应当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也规定,处方经执业药师审核后方可调配。然而,部分零售药店未对法律法规存敬畏之心,造成处方药销售政策执行松懈。

      在监管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零售药店的常态化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手段,不能仅依靠事后追责来弥补监管缺失。此外,相关部门必须建立更加问责制度,对任何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关心关爱。如果说零售药店和监管部门的失责是导致此事件发生的外部因素,那么家庭教育的缺失无疑是其中更为深层的原因。上述事件中,女孩的母亲提到,因工作繁忙,未能及时发现女孩的心理变化。这一现象并非个例,当前,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过快,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的维护,而这种疏漏为药物滥用提供了土壤。未成年人对药品的认知十分有限,家庭教育和关爱的缺位导致了他们往往不能理性地判断药品风险,更容易在遭遇情感困扰时依赖药品来逃避现实。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3号院7号楼三层F3-6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