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北京:布局中医药活态传承数字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5-07-04 14:47:2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

    数智赋能 中医焕新

    编者按:7月3日,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2025年数字中医药推进现场会在宁夏银川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决策部署,加速推动中医药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数字中医药”建设。本报将分上下两期刊发各地中医药数字化转型工作成果,以作交流展示。

    中医数智健康小屋。

    北京市锚定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一是整合多维度资源要素,构建“联学、联建、联促”数智工作体系,统筹中医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与头部企业协同联动,推动数字技术与中医药深度融合,构建数字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生态。二是创新中医药数智化场景体系。建设分级分类的中医药数字场景案例库,系统整合近百项“人工智能+中医药”应用场景案例,释放中医药数智价值。三是布局中医药活态传承数字化建设。建设10家首批“活态传承服务”试点单位,探索中医药传承从“经验传递”向“数据赋能”转化。

    “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服务效能

    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慢病管理、医生助手等应用场景的培育和成果转化,推进中医数智慢病防治、疫病化瘀解毒理论创新研究、数智针灸等7个省级中医类数智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等布局大模型应用,聚焦智能医疗服务、智能辅助诊疗、病历生成质控,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效率与精准度。

    中医药数字化迭代升级

    深化智慧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与算力算法升级,加强数据精准流通,为医教研产协同发展奠定基础;支持数字中医治疗产业,依托200万经络识别样本库,研发中医+AI“手—眼—脑”一体化设备;聚焦人工智能+医药创新,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将名医经验与精准研发相结合,创新中药“加味清洛颗粒”智能研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智能中医辨证施治诊疗平台”入选世界卫生大会数智主题边会中国实践成果。

    构建中医药数字化服务终端新模式

    在全市建设标准化“中医数智健康小屋”16个,配备五运六气自测、药食同源、节气养生、健康魔镜、中医药服务终端等现代化数字设备,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将体质筛查、健康干预、文化传播融于一体,让健康知识“可感、可触、可用”,助力科技赋能中医药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3号院7号楼三层F3-6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