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手术直播、线下学术交流……日前,“百千万工程医疗基层行”活动在茂名化州市举行。大力促成该活动的省“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驻化州市工作队队员、化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刘贵浩说:“我们希望为提升化州医疗服务能力添砖加瓦,并辐射带动周边基层医疗水平进步。”
2年前,刘贵浩主动请缨,从“国考”获评最高等级A++的省人民医院来到茂名化州开展帮扶,在他主导下,化州已选派两批次共60名“种子医生”到省人民医院免费进修,将先进的技术理念、管理经验带到基层。今年5月,刘贵浩获评“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称号。
“种子医生”覆盖多个临床科室
“现在,镇上的白内障患者不用再奔波百公里去城里就医了。”化州市平定卫生院眼科医生叶飞奔回忆,2024年他到省人民医院进修,系统学习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眼底病规范化诊疗技术,回到化州后立即推动科室开展首例独立超声乳化手术,半年间已完成30余例,还带教全院3名医生掌握裂隙灯检查操作。
作为省人民医院的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刘贵浩很珍惜“沾泥土”“带露珠”的基层工作机会,调研足迹遍布化州23个镇街。
针对化州市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人才断链、业务技术力量“青黄不接”的短板,刘贵浩推动省人民医院与化州市建立起“省—县”纵向帮扶进修人才培育机制,近2年分别选派31名、29名化州基层医护人员赴省人民医院免费进修,覆盖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内科、胃肠外科等诸多临床科室。这些“种子医生”学成归来后,已在化州市27家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50余项,填补了部分基层医疗技术空白。
“省人民医院与化州市搭建的不仅是医疗技术帮扶的桥梁纽带,更是让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卫生健康需求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化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春壮说。
为基层办实事,刘贵浩还主动盘活省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连续组织100余名专家开展“助力百千万・健康化州行”系列活动,累计为当地群众提供“家门口”诊疗服务3000余人次;创设“团”聚青春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青年联学共建品牌,采取“座谈研讨+临床带教+专题培训”形式,连续两年为当地医院院长、科室主任、护士长等提供培训600余人次。
化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邓砺锋说:“联学共建活动不仅送来省级优质管理资源和医疗资源,更为基层医院培养了‘带不走的医疗队’‘家门口的专家团’。”
推广健康管理理念与技能
作为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专业的博士,刘贵浩深知“健康管理”和“预防为主”理念的重要性。他积极参与驻化州市平定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组织开展的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镇村干部肺癌早筛,累计筛查4175人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更重要的是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刘贵浩介绍,化州创新了智慧公卫+健康管理中心模式,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健康管理中心(慢病一体化门诊)。
作为示范点,化州市中垌卫生院目前已建好智慧公卫系统,可以为居民进行建档、筛查、诊疗和科普干预,提供全过程、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形成医防协同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全覆盖筛查、全人群管控、全过程干预”。
机制建立了,还得抓落实。调研中,刘贵浩发现一些村卫生室的便民惠民服务能力有所欠缺。为此,他与工作队一起推动广东省“薪火培基”乡村医生培训项目落地化州,通过理论授课、技能实操、案例教学等方式,帮助全市334间公建村卫生站的434名乡村医生提升卫生服务能力。
“培训班让我们乡村医生明白,不仅要为群众诊疗疾病,还应该主动地参与基本公卫、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卫生健康意识和获得感。”化州市官桥镇大岭脚村委卫生站医生余金梅说。
“健康是最大的民生,基层是最广阔的舞台。”刘贵浩表示,随着“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对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基层实操”更要按照“省级标准”,目标是通过专业深耕、情感共鸣,继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同质化,筑牢乡村振兴的健康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