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广东:防筛管并重 遏制慢阻肺病
    发布时间:2024-10-23 09:50:51      来源:健康报       点击:

      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将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此前,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发挥行业引领、带动作用,历时数年围绕慢阻肺病防治,牵头开展了“幸福呼吸”规范化分级诊疗、基层防治能力提升、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干预、基层健康管理试点等数个全国性项目,有效推动各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慢阻肺病防治能力提升,不断探索完善呼吸慢病全流程健康管理新模式。自今日起,本报开设“聚焦慢阻肺病防治行动”专栏,报道部分地区的经验做法和特点特色,加强防治经验交流和促进能力提升。

      慢阻肺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估计接近1亿。与其他慢性病相比,慢阻肺病防治体系和能力建设较为滞后。2021年,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下达2021年重大传染病防控经费预算的通知》,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新增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项目的工作任务之一,并于同年开始在全国陆续选取240个区(县)开展工作。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受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委托承担项目国家级管理办公室职责。近日,记者随项目办主任杨汀等督导专家前往广东省广州市、开平市、东莞市的多个项目点,记录慢阻肺病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的“广东实践”。

    筛查二维码频繁“刷存在感”

      上述项目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实施,分为线上筛查、现场筛查、筛查后干预3个环节。首要一步是引导筛查对象完成线上筛查,确定是否有必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现场筛查。由于居民对慢阻肺病的知晓率低、缺乏主动筛查的意识,这一步,往往依靠基层医务人员的广泛动员。

      “筛查面向35~75岁的常住居民。此前,我们曾借助在社区开展义诊向周边居民发放筛查二维码,但仅凭一两场义诊,效果并不理想,收集来的初筛问卷数量非常有限。”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何永欣介绍,后来,该中心选择在诊室、健康小屋、疫苗接种留观区等场所的醒目位置放置筛查二维码,供居民在候诊时扫码填写,并要求该中心所有医务人员对线上筛查的参与方式有所了解,当居民有疑问时,可随时随地作出解答。“筛查二维码频繁在居民面前‘刷存在感’,居民的筛查参与度明显提高。”何永欣说。

      初筛问卷共设15个问题,多数筛查对象在5分钟内就能提交。“初始界面有本人填报、代父母填报、代其他亲属填报等多个选项可供选择,避免老年居民因不会操作智能手机而无法参与线上筛查。”何永欣说,考虑到部分老年居民有阅读障碍,在场医务人员会帮助他们完成勾选。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鼓励健康副厂长将筛查二维码送进企业。作为国际制造名城,东莞市拥有21万家工业企业,产业工人超过500万人。2023年,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在全国首创健康副厂长岗位,发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走进企业开展健康讲座、健康义诊、急救培训、职业健康管理等医疗保健服务。而健康副厂长恰恰可作为该项目走进企业的“信使”。

      东莞市中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李文雄就是其中一名健康副厂长。在举办健康讲座时,他向企业员工普及慢阻肺病的诱发因素,强调吸烟是“罪魁祸首”。讲座结束后,很多有着二三十年吸烟史的老烟民开始主动向他询问如何戒烟。此外,吸入职业性粉尘和化学气体也会增加慢阻肺病的发生风险,李文雄重点向从事相关制造业的企业员工发放筛查二维码,督促他们参与线上筛查。

      根据初筛问卷填写情况及总分,系统将筛查对象划分为不同类别。对总分小于16分的非高危人群,系统会提供健康科普宣传资料,并提示其中有吸烟史的人群尽早戒烟,保护肺功能;而总分大于等于16分的高危人群,需要接受现场筛查,由基层医务人员在3个月内与其联系,预约现场筛查时间、地点。

    基层医护人员掌握筛查标准

      现场筛查的重头戏是肺功能检查。这项检查借助肺功能仪完成,用于初步诊断筛查对象是否具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对慢阻肺病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均有重要意义。2020年,中央抗疫国债支持设立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国家财政拨付10亿元为全国5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肺功能仪。

      在开平市三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肺功能检查室,居民老黄正在进行肺功能检查前的呼气练习。“对着吹嘴,深吸气后,以最大爆发力一次性将所有气体全部呼出,类似吹气球。”该中心主治医师马飞向老黄讲解着动作要领,“呼气持续6秒以上,中间不得停顿。”

      检查开始。“准备,吸足,呼气!”马飞抬高语调,示意老黄用尽全力。电脑屏幕里,攀升的立柱同步显示着气息的变化。“慢慢呼,慢慢呼,慢慢呼……”马飞不断重复着,引导老黄持续呼气。

      “没力了。”老黄拿下吹嘴,动作有些草率。马飞看了一眼肺功能仪所记录的数据及曲线,请老黄平复气息后,再行检查。一旁,督导专家、中日友好医院肺功能检查室技师长李勇很认可马飞的操作。“曲线没有出现呼气平台,说明受检者仍有余力,尚未达到极限。多延长1秒,可能对最终结果造成不小的影响。”李勇说。

      老黄走后,李勇调阅着系统中的检查记录。他随机打开一份肺功能检查报告,目光停留在“流量—容积曲线”和“容积—时间曲线”上,表示“曲线很‘漂亮’”。李勇所说的“漂亮”,指筛查对象在肺功能检查员的引导下动作标准,在呼气的一瞬间拿出最大爆发力,没有犹豫,没有顿挫,并维持最长时间,使呼气平台出现且持续1秒以上,数据有效。

      多位专家曾呼吁“要像量血压一样检查肺功能”。而普及的难点在于,肺功能检查有一定的操作门槛。为确保基层医务人员所进行的每一次肺功能检查操作均能达到合格标准,减少误诊、漏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依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广东省慢性呼吸疾病防治中心,并推动形成省、市、县慢性呼吸疾病三级防治网络,推广适宜有效的防治技术。广东省慢性呼吸疾病防治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高怡介绍,2023年,全省共确立14家市级防治中心、25家区县级防治中心,自上而下逐级开展慢性呼吸疾病防治技术培训。比如马飞,就曾到上级医院接受为期两周的肺功能检查技能培训。

      结合支气管舒张试验,肺功能检查员根据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简称“一秒率”,是确诊慢阻肺病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将筛查对象划分为3类,即慢阻肺病高危人群Ⅰ、慢阻肺病高危人群Ⅱ和拟诊慢阻肺病人群,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管理和长期随访。其中,对拟诊断为慢阻肺病人群,推荐其到上级医院呼吸专科就诊,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居民依从性提高可见可感

      进入综合干预环节,慢阻肺病高危人群和拟诊慢阻肺病人群将分别收到一份各有侧重的指导手册。与此同时,基层医务人员将面向慢阻肺病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症状监测、疫苗接种、体力活动指导等,同时每年复查其肺功能;也将面向慢阻肺病患者开展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戒烟干预、疫苗接种、康复指导等,同步监测其治疗依从性以及肺功能、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情况等。

      “慢阻肺病的早期症状,如咳嗽、咳痰、劳力时气促等,常被忽略。在患者还未受到健康威胁时,要求他们密切关注健康并不容易。”东莞市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刘慧欣记得,项目实施之初,失访率较高,即使是拟诊对象,10名患者里仅有一两名患者能真正按照医嘱前往上级医院明确诊断。

      “失访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不承认病情、不重视慢阻肺病的危害、不愿将就筛查时间……”刘慧欣说,为此,该中心优化肺功能检查时间,将原先的每周2天开展,调整为每周5天开展;除此之外,借国家卫生健康委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咳喘门诊之机,面向慢阻肺病高危人群、拟诊慢阻肺病人群开展一对一的健康宣教。

      部分老年居民即使筛查出肺功能异常,也认为是增龄所致,无须干预。这时,刘慧欣就用数据说话。“一方面,让老年人看到自己和正常值的差距;另一方面,让他们注意感受用药前后的变化。很多老年人发现,用药后咳喘的症状有所缓解,依从性逐渐提高。”刘慧欣说,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现在已有一半的拟诊对象能够自觉前往上级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

      东莞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三级主任科员杨盛介绍,为更好地服务慢阻肺病高危人群、确诊患者,使其能够就近获得相关医疗支持,东莞市推出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包。比如面向慢阻肺病患者的服务包,“打包”了血常规、尿常规、肝功三项、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等慢阻肺病的常规检查,并涵盖专病评估及健康咨询服务。对于该市参保人,签约后门诊医保报销比例将上调至75%。

      杨汀表示,项目之所以在广东省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有赖于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也有赖于省、市、县慢性呼吸疾病三级防治网络所提供的多种培训途径,确保基层医务人员掌握真本领。此外,省、市级项目管理办公室常态化开展过程质控,以目标为指引,充分调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参与积极性。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3号院7号楼三层F3-6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