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日,在2024年中国慢性病防控大会上,多位专家呼吁加强干预,综合施策,推动重大慢性病多病同防共管。
关注心血管疾病“潜在推手”
放眼全球,随着慢性病防控的关口前移,与慢性病相关的社会决定因素,如出生、生长、生活、工作与养老环境等,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由于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与约一半的全因死亡率相关,这些因素越来越被认为是影响健康结局的重要因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陆洁莉主任医师介绍,与许多国家相似,我国的卫生政策已经开始重视并着手应对社会决定因素。
瑞金医院开展的中国心血管代谢与恶性肿瘤研究通过10年随访发现,17个可改变因素与死亡率独立相关,占全因死亡的64.8%、心血管疾病死亡的77.4%和癌症死亡的44.8%。其中,低教育程度是全因死亡和癌症死亡的首要因素,在影响心血管的死亡因素中占第二位;家庭收入、空气污染等的影响也较为重要。
为了挖掘其背后原因,研究组利用遗传工具分析发现,教育通过影响生活方式等中介因素作用于人类健康。受教育时间每增加4.2年,个体寿命可显著增加超过30%,父母寿命可增加3.23年;影响寿命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是教育水平而非职业和收入。
“近年来,我国通过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健康教育、控烟、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等一系列措施提升全民的健康素养。2008年至2020年,我国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从6.48%提高到了23.15%。”陆洁莉表示。
在医疗保障系统层面,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医疗负担能力是健康的重要社会决定因素。统计结果显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城乡医疗资源可及性、医疗服务及时性及优质服务的可及性差距显著缩小。与此同时,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广泛提高了城乡居民医疗可负担性。
陆洁莉介绍,以心血管疾病为例,基本医疗保险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报销了3312亿元,位居所有疾病类型之首。心血管疾病管理的个人自付支出仅占总支出的23.95%。
同时,为了减轻疾病负担,国家近年来大幅增加对初级医疗的资金投入,追求建立高质量、高价值的预防性医疗体系,取得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全国减盐项目的成功实施,大幅减少了烹饪用盐的摄入。自2010年以来,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随之下降。但仍需进一步努力,提高农村地区、少数民族群体及无业人群对心血管风险因素的认知和控制水平。”陆洁莉表示。
推动肿瘤早诊断早治疗
“目前,我国肿瘤负担构成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癌谱过渡的阶段,双重癌谱并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登记办公室主任魏文强指出,在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和预期寿命延长等因素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高发的上消化道癌症,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恶性肿瘤发病数量在我国居高不下,发达国家高发的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发病数量在我国迅速上升。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团队于今年发表的《2022年全球肿瘤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的新增恶性肿瘤病例约有482.5万例,占全球总发病数的24.2%。其中,发病数量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和胃癌,这些癌种发病人数合计占中国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57.4%。
从纵向来看,我国全癌种年龄标化发病率年增加1.4%,全癌种年龄标化死亡率年下降1.3%,传统高发的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下降。这是长期坚持肿瘤综合防治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魏文强分析,全癌种年龄标化发病率的增长与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更为便捷的医疗条件有关,这使得更多肿瘤病例被及时检出。
与全球185个国家横向比较,我国肿瘤年龄标化发病率(去除年龄影响因素后的发病率)为201.6/10万,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6.8/10万,排名第64位。我国的肿瘤年龄标化死亡率为96.5/10万,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91.6/10万,排名第67位。
“研究数据显示(国家癌症中心主办的医学期刊《癌症科学进展》发布我国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最新数据),2019年至2021年,我国人群总体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为43.7%,如期实现国家癌症防控阶段性目标。但这一指标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癌症分期差异是主因。”魏文强坦言,我国目前肿瘤防治仍存在早诊率低、检出率低、人群覆盖面小等问题,加强具有质量保证的早诊早治是必然选择。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我国城乡肿瘤发病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城市以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为主;农村以上消化道肿瘤为主,且肿瘤发病增幅更快,死亡率为城市的两倍,老年肿瘤负担逐渐凸显。
基于上述情况,魏文强强调,一方面,要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预防意识,鼓励更多人参与健康体检和肿瘤筛查,特别是针对我国肺癌、消化道肿瘤等主要肿瘤,以及女性乳腺癌、宫颈癌等开展早期筛查;另一方面,要解决医疗机构之间规范化和同质化诊疗的问题,以确保肿瘤患者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级别医院能够获得规范、高质量的治疗。
扫清慢阻肺病防治盲区
慢阻肺病,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类别之一。今年,国家将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纳入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慢阻肺病的防治过程中,有哪些重点方面需要加强关注?
“慢阻肺病具有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特点,长期吸烟者、反复呼吸道感染人群、长期接触粉尘人群等都是慢阻肺病的高危人群。”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牛宏涛主治医师指出,“当前,慢阻肺病的防治形势严峻。公众知晓率极低,仅有10%左右。很多医院呼吸科以外的科室对慢阻肺病的认知也存在不足。因此,慢阻肺病的防治道阻且长。”
慢阻肺病早期无明显症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目前,我国仍存在大量未被确诊的慢阻肺病患者。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病的金标准。然而,中国成人肺部健康调查研究显示,被诊断为慢阻肺病的患者中,既往接受过肺功能检查的仅占12%,并且基层慢阻肺病的诊疗规范性及肺功能检查合格率有待提升。
“慢阻肺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之后患病率明显上升。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7%。”牛宏涛表示,“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提出,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但很多企业因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未将其列入员工常规体检项目,从而影响了慢阻肺病的早诊早治。
面对慢阻肺病防治现状,近年来,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先后牵头实施“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病规范化分级诊疗推广项目、国家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国家慢阻肺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国家慢阻肺病基层健康管理项目4个慢阻肺病防治项目,逐渐建立完善慢阻肺病全程管理服务体系。
其中,“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病规范化分级诊疗推广项目以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为依托,目前已覆盖31个省份51个地市约4000家医疗机构,影响超3亿名患者。该项目通过实施基层医师慢阻肺病知识培训、慢阻肺病诊疗技术普及推广、慢阻肺病高危人群筛查、慢阻肺病患者规范化诊断和长期随访管理、疑难危重症转诊及远程会诊,持续推动全国范围的慢阻肺病分级诊疗与管理。
“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成为推进慢阻肺病防治的有力抓手。优质医疗资源将得以进一步下沉,基层也得以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逐步为辖区内的慢阻肺病患者提供更为规范的健康服务,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运动和饮食干预等,有望提高慢阻肺病的早诊早治率和规范化管理率。”牛宏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