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一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政策引领 创新驱动 高质发展”为主题,吸引了千余人参会。会上,专家学者们就新的机遇和挑战下,如何推动中国癌症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及癌症防治相关研究领域问题展开探讨与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指出,我国癌症发病率处于世界平均水平,死亡率略高于发达国家,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癌症疾病谱既有发达国家的特点,又有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但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从2005年的30.9%提升到2017年的40.5%,2021年已经达到43.7%,上升的速度接近发达国家。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进一步明确,到2030年,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要达到46.6%。要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要在前两次显著提升的基础上实现“三级跳”。
织好癌症早筛“一张网”
国家癌症中心党委书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张勇强调,癌症防治关键是“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通过国家级癌症筛查项目,以及地方癌症筛查项目等一系列筛查项目的实施,我国在癌症早诊早治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重点地区重点癌种的早诊率达到80%以上。
我国人口基数大,各地情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癌症早诊早治的覆盖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张勇强调,下一阶段的努力目标,一方面要加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能力建设,尤其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早诊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机会性筛查的覆盖面,每个人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癌症筛查,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肿瘤。
国家癌症中心临床医学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邢念增认为,要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应对基层医疗卫生系统进一步加大关注和投入,提高基层医生的癌症早诊能力。以前列腺癌为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前列腺癌患者大部分诊断时是早期,我国超过半数的患者确诊时已经是局部晚期,这必然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这是很关键的问题,因为没有诊断就无从治疗,医生就无法缓解患者的病痛。”邢念增说。
会上,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刘芝华宣布了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系列方案(2024版),包括《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新版方案重点针对高发癌症,旨在有效提升癌症防治规范化水平,扩大覆盖人群,降低晚期癌症治疗的经济负担。
诊疗水平要尽快“同质化”
针对肿瘤防治水平城乡差异较大、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现状,赫捷院士表示,只有加强各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才能实现国家癌症诊治水平的整体提高。国家癌症中心在山西、辽宁、深圳、河南分别建立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每年向各区域医疗中心派驻高水平专家上百人,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癌症诊疗水平。这些区域医疗中心达到了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教学、科研、医疗上的同质化,大大降低了当地患者的北京转诊率,让患者在当地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
我国近年来在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肿瘤医疗中心的建设。这对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实现诊断治疗均质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以下两项工作的推进也对肿瘤诊疗规范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第一,肿瘤诊疗规范和指南的发布、行业标准的制定,在总体上规避了临床诊疗的方向性错误;第二,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建立和推广,对于疑难病症诊疗大有裨益,同时可以实现个体化的精准治疗,线上的多学科交流也有助于缩小不同区域的肿瘤诊疗水平差异。
科技攻关要“加把劲”
刘芝华指出,《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到要加大科技攻关。近年来,我国在癌症防治科研领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就,结合我国的癌症发病特点作了很多战略部署,针对我国的高发、特发癌症,从发病机制、功能研究到防治技术等进行全方位攻关。“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2005年的30.9%提高到2021年的43.7%,这是科学研究成就的具体体现。”刘芝华说。
刘芝华介绍,国家部署的“四大慢病计划”中提出,要针对恶性肿瘤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研究。同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也针对肿瘤科研作了很多项目部署。
肿瘤治疗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新药研发。新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政府的一系列相关措施,使药物可及性得到很大提升,同时患者的权益也得到了保障。邢念增说:“近年来,我国肿瘤药物研究几乎与国际同步,而且国产肿瘤药有很大的价格优势。这将为众多患者,尤其是农村、边远地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针对科技攻关,邢念增同时表示,肿瘤诊疗研究应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在肿瘤诊疗领域的应用,通过远程手术缩小地理局限,提升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人工智能还有助于提升肿瘤病理诊断、影像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