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为“体医融合,战胜卒中”。
时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患者在体检或出现头晕、头痛时的常规检查。拿到影像报告,有些人看到“缺血灶”“腔隙性梗死灶”(简称“腔梗灶”)和“多发、散在梗死灶”等字样时,便如临大敌。然而,患者在医生的询问下仔细回忆,发现自己并没有出现过一侧肢体瘫痪、麻木或口齿不清等症状。事实上,“缺血灶”“腔梗灶”只是影像学上的表现,并不等同于脑梗死,它们被统称为无症状脑血管病。无症状脑血管病主要分为无症状脑梗死、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脑部微出血三种影像学表现,是头颅影像学上最常见的表现。
影像学发现和疾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就像在家里发现一片水渍,我们只能说这个地方有漏水的迹象,但并不能确定是水管坏了、屋顶漏水,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也不好确定什么时间产生的这片水渍。同样,影像检查中发现的病灶并不一定指向一种特定的疾病,它们可能与多个问题有关。因此,影像学结果只是帮助大家了解健康状况,真正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和医生的判断来综合考虑。那么,大家该如何看待这种无症状脑血管病呢?
发现“缺血灶”是不是大脑缺血了
发现“缺血灶”并不是大脑真的缺血了,而是指在影像学检查(CT或MRI)中发现脑组织存在异常信号区域,通常是指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它并不是一个医学诊断,也不是一个疾病名称,而是MRI对一种影像改变的描述。
更多见于老年人、分布在白质和深部的脑白质高信号往往与衰老、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导致的小动脉损伤有关。大多数情况下,少量脑白质高信号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被察觉。然而,如果脑白质高信号累积或扩大,可能导致以下问题。一是认知功能下降,影响执行功能和记忆。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步态障碍、吞咽困难和排尿功能异常等症状。二是卒中风险增加。脑白质高信号可能是脑梗死的前兆,尤其是当其合并其他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时。
“缺血灶”会转化为脑梗死吗?这是大家最担心的问题。少量“缺血灶”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与未来的脑梗死风险增加没有绝对的关系;但当“缺血灶”过多或持续加重,不好好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时,脑梗死就会发生,即平常所说的中风或脑梗死,可表现为嘴歪眼斜、肢体无力等症状。
为了预防“缺血灶”进一步增多或恶化,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调整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维持健康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保持在18.5~23.9。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心情。坚持定期运动,建议结合自身体能,以户外运动及有氧运动为主,保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如有这些血管危险因素,要遵医嘱服药。
遵医嘱检查 定期(半年至一年)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检查。如果发现“缺血灶”,不用过度惊慌,建议到医院就诊,由专业医师评估并制定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方案。
有“腔梗灶”是不是得了脑梗死
“腔梗灶”也只是影像学发现,这不代表现在就得了脑梗死,只是说明大脑里有个陈旧性的病灶,其确切病因并不清楚,可能是之前得过脑梗死,也可能是与年龄相关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需要医生进行评估。因为症状可能较轻,甚至没有症状,尤其是病灶位于非功能区或非要害部位,所以患者体检前并没有注意到。
不过,报告上的“腔梗灶”是值得关注的。因为这提示大脑发生过一些病变,可能脑血管已经有问题,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控制不良有关。如果放任不管,反复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累积,患者就会出现步态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尿便失禁等症状。
为了预防“腔梗灶”进一步增多或发生急性卒中,我们需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管危险因素,定期前往医院进行随访。
查出问题是否需要服用药物
关于影像报告中的“缺血灶”和“腔梗灶”,很多人最关心的就是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依据《中国无症状脑梗死诊治共识》及《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9》,不建议单一的腔隙性梗死不伴有任何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建议有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到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评估,决定是否需要口服药物;出现认知能力显著下降、肢体活动不灵、说话含糊不清等症状的腔梗死患者也需要经医生确诊病因,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查,血脂升高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如果出现突发的口角歪斜、手脚无力、吐字不清等症状,这可能就是真正的卒中了,应尽快到就近的卒中中心就诊或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延伸阅读
科学运动,预防卒中
缺乏日常身体活动及久坐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持之以恒的科学运动不仅是预防卒中的一剂“良药”,更是保持健康生活的关键秘诀。
建议大家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高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最好的运动模式是每天活动30分钟,每周5天。如果您很难每天安排30分钟或者很难一次性连续运动30分钟,可以把运动时间分成每次10分钟,分散在一天的不同时段进行,逐渐增加运动量。中等强度的运动可通过以下标准衡量:保持最大心率的60%~70%,或运动时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但不至于气促。
尽管预防卒中的效果与有氧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但选择适合个人身体状况和兴趣的运动方案同样重要。按照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对于原有慢性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或有严重心血管临床并发症的患者,医生不推荐高强度有氧运动和抗阻力量练习。
具体来说,血压未控制(收缩压>160毫米汞柱)的患者不要进行高强度运动。2型糖尿病患者若感觉良好,一般不必因血糖高而推迟运动,但如果在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时血糖>16.7摩尔/升,要确保补充充足的水分。老年人在运动时更要注意安全,首先应由专业医生进行体质测定和运动前的医学检查,同时选择适当的辅助措施和安全的环境,避免心血管意外的发生。不能进行有氧运动的老年人或身体虚弱的成年人,可以选择打太极拳等运动方式。
高血压、糖尿病等卒中高危人群运动时还要注意以下事项:高血压患者若运动中血压急剧升高,或有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若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要避免空腹运动,并随身携带一些糖,以防止运动时低血糖的发生。每次运动前应做好热身运动,避免突然开始剧烈运动或骤停;若气候出现异常,比如遇到降温、雨雪天气,应尽量避免户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