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黄颂敏:“我永远是人民的‘小医生’”
    发布时间:2025-06-13 15:58:27      来源:       点击:

    17496957731111657_322x469.jpg

    每天提前一小时上班,这已成为浙江省象山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医师黄颂敏的习惯。

    从乡下赶早来的患者,看到黄颂敏格外亲切。“黄医生每次坐诊都是提前来,一直忙到中午12点半。”“他忙起来连茶水都顾不上喝。”“黄医生就像自家人一样,有时我做完治疗,他还蹲下来帮我穿鞋。”提起黄颂敏,患者们都竖起大拇指。

    从固定门诊到“流动”诊室

    黄颂敏1975年出生于宁波市象山半岛西南角的泗洲头镇马岙村。1996年,他从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后,进入象山县中医院工作。29年来,他坚守基层,从默默无闻到有口皆碑,从普通医生晋升为主任中医师,始终秉持朴实的为民之心。

    患者许某至今忘不了2017年的那个冬天。除夕夜,他忽然感到脖子剧痛,双手不能动弹。情急之下,许某家人拨通了黄颂敏的手机。此刻,黄颂敏正在家里和亲人团聚,当他听说患者情况凶险,立即赶回象山县中医院。当时,许某是被抬进针推科的,经检查黄颂敏发现,许某患有颈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滑膜嵌入小关节之间,引起小关节交锁脱位,脊椎活动受限,产生剧痛。黄颂敏随即为他施行小针刀和牵引复位疗法,随着治疗的深入,许某脖子疼痛减轻很多,很快可以正常活动了。

    多年来,黄颂敏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最困难最辛苦的工作留给自己。他每周下沉到象山县中医院乡镇分院坐诊,每年额外接诊上千名患者,日门诊量保持在百人以上,患者满意度100%。

    黄颂敏还有个“流动”诊室——他经常深入海岛乡村、部队社区开展义诊,并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患者,以便患者能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工作以来他已经留存近万个患者的手机号。

    一名即将高考的学生精神抑郁想退学,黄颂敏利用中午或晚上时间对其进行针灸治疗,最后这名学生考上大学;一位患者腰椎关节错位不能活动,黄颂敏上门整脊复位……一句“看病找针推,针推就找黄颂敏”,在象山半岛口耳相传。

    在黄颂敏的带领下,象山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从最初的5人发展为现在13人,诊疗室从100多平方米扩大到700多平方米,拥有62张床位。担任象山县中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党委副书记后,虽然行政工作繁忙,但他每周依然坚持坐诊四个半天。

    潜心临床钻研医术

    很多人不知道,黄颂敏的职场初体验是从坐“冷板凳”开始的。他刚参加工作时,象山县中医院针推科是个冷门科室,有时一天下来只有四五个患者。

    一天,黄颂敏接诊了一位患中风后遗症的老人,长年卧床。当老人家属听说针灸治疗对于中风后遗症的预后很有效果,就全家护送着老人来中医院找黄颂敏。由于老人来一趟医院很不容易,黄颂敏决定利用休息时间,每周定期上门为老人针灸。半年后,老人恢复良好,能独自下楼活动,生活基本恢复自理,这件事坚定了黄颂敏学好用好针灸的信心。

    于是,黄颂敏潜心学习,研读专业书籍更是一天都没有落下,至今仍保持着每天看书的习惯。医院里进修培训的名额有限,他便空出时间自费进修。他坚持做好患者随访工作,看诊时如遇到疑难患者,在介绍去上级医院转诊的同时,他还会随时跟进其治疗情况。

    如今,在专业技能上,黄颂敏展现了出色的造诣,他善于针药结合配合推拿精准施治,在治疗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炎、面瘫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独创椎旁神经根封闭术结合五步复位疗法,曾有一位深受腰椎间盘突出症困扰的患者,辗转各大医院,尝试多种治疗方法均未见好转,病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丧失劳作能力。经黄颂敏精心诊疗和指导康复训练,一个月后,患者竟奇迹般地康复,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

    在脑血管病及合并症治疗上,黄颂敏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案,为患者制订个性化针灸、推拿及康复训练计划,其疗法在象山县独树一帜。

    黄颂敏的荣誉很多:全国先进工作者、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基层名中医、浙江省优秀医师、浙江省“百名科技追梦人”等。黄颂敏说:“荣誉是责任,不是光环。只要还能拿针,我永远是人民的‘小医生’。”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3号院7号楼三层F3-6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