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黑框眼镜,笑眼盈盈,交谈起来语气谦和,声音婉转好听。她脸上的笑容真诚而又热情,若不细看,很难察觉这个阳光的姑娘左腿佩戴着义肢。这个乐观热情的姑娘,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医学2022级学生朱宇。
震后重塑铮铮骨橘井泉香立志向
左腿的义肢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留给朱宇的印记。
朱宇是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的幸存者之一,这场灾难夺走了她的左腿。谈及地震的经历,朱宇恬淡自若,“可能出于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我选择性地忘记了小时候的很多事情,只留下了一些特别开心的记忆,对于地震当天的场景已经完全不记得了。我也很庆幸我受伤时的年龄还小,所以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除了生活上的行动不便,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灾后,国家和社会给予地震受害者许多帮助和关心。在朱宇住院和预后治疗的过程中,许多志愿者和爱心人士来医院看望和鼓励她,给她带了很多的玩具和文具,陪她一起玩游戏。在大家的温暖和爱的包围下,朱宇对地震并没有太大的阴影。
截肢后,朱宇需要穿戴义肢生活。刚开始时,走路对她而言十分困难,两条腿极其不协调,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迈左腿,什么时候转换右腿。因此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朱宇只能借助工具“跳”着生活。后来在医生指导和家人的帮助下,她慢慢放开双手,从学习站立开始,不断训练,最终能够自由行走。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朱宇进入了一所残健融合的小学——都江堰友爱学校学习。在这里,许多爱心组织和志愿者给予震后的孩子们温暖和帮助,有一个专门的基金会用教他们画画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朱宇的画作也曾被送到联合国展览。
因为自己的特殊经历,朱宇坚定了学医的念头。
由于腿脚不便利,成为医学生的朱宇坚持见习和跟诊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每一次见习和跟诊都需要坐很久的地铁,对于不能久站和行动缓慢的她来说这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过程。但是她每一次都能独立、准时到达见习医院,从不缺席。
传承医者心中医展新途
朱宇的爷爷有一个诊所,她从小在诊所里长大,看着爷爷给别人看病开药,输液打针,朱宇耳濡目染。地震发生后,住院时的她特别关注医院里蓝色的包装袋,“看到里面小镊子之类的医疗器具,我就特别感兴趣,常常在换完药之后清洗干净那些器具,拿来自己玩一玩。有些时候也会假装医生给自己的玩偶打针、输液。”那些被清洗把玩的医疗器具,见证了朱宇梦想的萌生。
朱宇的爷爷是她最怀念和尊敬的人,也一直是她心中的榜样。“爷爷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医生,他对待所有病人都是和蔼可亲,尽心尽责。我们家里的人都十分敬重他。学医是我从小的梦想,立志学医的初心和动力是爷爷带给我的,爷爷身上的品质和精神也不断地激励着我变得更好。”虽然爷爷和家里的人从事的都是西医,但医者品质薪火相传,更迭不变,考虑到朱宇特殊的身体条件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影响,家里人希望朱宇选择学习中医。
高中时,爷爷患了癌症,朱宇陪着爷爷来到成都检查,路过成都中医药大学十二桥校区时,爷爷为她和学校拍了一张合照。后来爷爷离世,没能和爷爷一起在学校前留影成为朱宇一生的遗憾,成都中医药大学也成了她的高考志愿目标。第一次高考失利她没能考上心仪的专业,朱宇选择了复读。经过她不懈努力,在2022年7月23日这一天,她收到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正式开始了中医学习之旅。“我们大家都觉得这是最好的结果,我也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想要在医学之路上走得更远,稳扎稳打的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必不可少。“大学与中学的学习模式大相径庭,少了老师的监管督促和强制性的学习规则,‘自觉’和‘独立’更加重要。”正式学习中医学之前,朱宇对中医学了解并不多,从小到大她的治疗和康复多数都是和西医打交道。深入学习中医之后,她由衷地感叹中医神奇,也发现许多地方值得去深度发掘,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更加努力地、自主地去学习和实践,扎实理论知识,不断地积累临床经验。
收获关怀传递爱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在入校之前,学校得知朱宇的特殊情况,早早与她和家人取得联系。“报到时有志愿者和同学到门口接我,帮我将行李搬到寝室。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友好,我也倍感温暖。”这是她来到成中医时的第一印象。
大一时,因为一次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小讲师活动,朱宇加入了中医药文化传播协会,成为了协会活动部的一员。在协会里,朱宇与伙伴们同心协力,携手并进。在与同伴们工作和相处过程中,朱宇感受温暖也传递温暖,被选为中医药文化传播者协会的会长。
如今的朱宇变得更加独立、自信,她用三年完成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蜕变。在此期间她积极投身学校和学院开展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从“岐黄仁心”中医药健康服务进社区,到“情暖临床,共同战疫”志愿服务等活动,她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无限的光芒与温暖。现在她已经加入了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队,致力于帮助更多的人。
因为她的励志事迹,学校授予了她“杏林标兵”的荣誉称号。在“杏林标兵”的颁奖典礼上,朱宇的父母也来到了现场,与女儿共同分享这份喜悦。
对自己的未来,朱宇有了逐步的规划。“未来,我更倾向于中医内科方向,家里人也支持我选择这个领域。这个领域没有太多身体方面的要求,所以这个方向可能也是最适合我的。”
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协会的会长,她将一直坚持致力于校内外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她希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自己能够一直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慢慢走。”这是朱宇心底对自己未来最自然最炽热的期许,也是朱宇灾后重塑人生,稳步前进的真实写照。现在的她意气风发,步履愈发稳健,被温暖包裹,也将爱带给他人。
苦难不是坚韧品质的催化剂,而是不屈灵魂的见证者,这在朱宇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未来,朱宇也将继续用坚韧书写热烈而璀璨的人生。